革新蜕变迎挑战 数智赋能写新章——第四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侧记-中国文明网

革新蜕变迎挑战 数智赋能写新章——第四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侧记

发表时间:2025-07-19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盛夏时节,之江大地,荷风送香,万木竞秀。

  7月15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以“推进系统性变革 实现数智化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杭州西子湖畔举办‌。来自全国省级党委宣传部、中央及地方报纸出版单位、网站平台、行业协会的7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商报业的变革与未来‌。

  第四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现场发布第五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案例入选名单。杨荃 摄

  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嘉宾们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全面增强宣传普及的吸引力感染力,全面推进报媒运营管理创新,在深化推动报业系统性变革中展现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

  内容破壁:兼顾质量与流量

  优质内容是可持续增值的核心资源。坚持“内容为王”,就是坚守核心竞争力‌。尽管技术革新势头迅猛,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高质量内容供给是实现报业创新发展的基石,需加强高质量内容的生产与供给,创新表达形式以增强主流思想的感染力,避免同质化问题‌。

  人民日报注重内容质量的新高度,首先立足于把报纸办得更好,在以头版品牌栏目为抓手,不断推出“短、实、新、活”文章的同时,又打破常规、创新版面语言,推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经典范本》等多篇重磅文章。中国青年报则强化内容等五大版块的一体化融合,聚焦应用“高效化”,不断探索用户服务驱动内容生产传播模式、“青波指数”等自主科学创新效果评价机制。浙江日报以内容变革为根本,巩固拓展主流媒体核心优势,积极转作风改文风,推出“调查与思考”等栏目,开展大兴调查研究和短新闻大赛等等。通过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实现质量与流量的双向奔赴。

  发展创新:融合技术与生态

  本届大会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智技术在当下与报业生态的深度融合及其如何赋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新范式‌。

  面对当前的信息革命浪潮,中国日报强化新技术赋能,启动“AI伴生行动计划”,构建人机协同的新型生产力体系,打造“昆仑”中华文化精神标识国际传播平台,构建可沉浸、可交互、可分享的文化体验空间。同时研发“灵果”多模态智能勘误系统等,开创智能化外语内容风控,筑牢防护网。

  在2025年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案例展中,智能采编系统和AI创作平台等展台,也吸引了众多关注。与会嘉宾们纷纷表示,要积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智能化趋势,将数智化发展视为报业系统性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探索发展创新,融合技术升级与生态构建,不断推出精品佳作。

  机制升级:提升运营与管理水平

  良性的报业发展,离不开机制的不断升级。创新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设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高素质报业人才队伍,全面推进报媒运营与管理的创新,是与会嘉宾们的共同呼声。

  重庆日报旗下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制作、在重庆卫视播出了中英双语栏目“Let's Meet”,目前已形成“卫视+网站+客户端+海媒账号矩阵”四位一体对外传播平台。通过打破报业与广电的壁垒,创新形成“报业+广电+网络视听+国际传播”工作机制,实现大小屏融通、内外宣融汇,与此同时,推动从国际传播融媒栏目到网络TV平台的升级,孕育“渝见”文化品牌推动从媒体品牌到文化品牌的跨越。

  河南广播电视台旗下的《阳光少年报》充分释放每个部门、每个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素养”,通过仓储分拣系统、渠道运营系统、品牌后援系统的相辅相成,建立了整套高效强有力的支撑体系。通过机制的打破重构,在进行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内容生产力提升的同时,增强运营管理,从而为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曾经,手排铅字,忙到天明;如今,AI赋能,瞬息成版,传遍千家万户。时代的洪流中,中国报业始终奋楫向前。从故事的记录者到社会价值的共创者,从纸媒的生产者到数字生态的构建者,期待中国报业工作者在“推进系统性变革 实现数智化发展”的新征程上答好课题,书写新章。(记者 杨荃)

【责任编辑: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