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以构建“细胞有活力、创建有载体、全域有提升”文明校园建设新格局为目标,从夯基础、强引领、凝合力三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截至目前,雨城区已建成全国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3所、市级文明校园13所、区级文明校园13所,形成多层次创建矩阵。
“书写经典·传承文明”活动现场。
聚焦机制构建
健全协同机制。建立未成年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动教育、团委、妇联等多部门形成常态化会商机制,将文明校园建设纳入工作内容,构建起“部门联动、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的立体化工作格局。
整合育人资源。统筹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宫、图书馆等阵地资源,为学校提供红色基因传承、文明实践等活动场景;推行儿童关爱计划,通过社区、学校、家庭三方联动,实现困境儿童帮扶全覆盖。
强化宣传引领。依托“雨城融媒”“雨城教育”等公众号平台,全方位营造榜样引领、全员参与氛围,深度挖掘全国、省级文明校园典型经验,开展好少年事迹宣讲等活动,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
夯实文明根基
深化主题教育。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围绕红色基因传承、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组织开展实践活动210余场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130余名省、市、区级“新时代好少年”,示范引领效应加速形成;开发“劳动美”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护航、雅韵润心等特色课程,累计组织感恩教育、礼仪养成、艺术展演等主题实践活动180余次。
雨城四小音乐会活动现场。
强化德育培育。实施德育品牌培育计划,成功打造“感恩铸魂”等5个特色品牌;依托“馆校合作+名师工作坊”模式,开展国学技艺传承等实践活动30余场;开设“诗韵雨城”原创诗词专栏,推送作品18期,阅读量破万。
推进美育建设。光华学校、第十小学、汉碑慈济小学创作《走进四大名著·遨游汉字王国》《千年追月寰宇梦圆》《细品红楼华梦 共赴红楼绮梦》等优秀作品在网络平台推广;兴贤小学构建起“撇捺人生”课程体系,形成“杰”字校园文化课程框架,学生在四川省书法水平测试中通过率达90%。
凝聚育人合力
强化部门协同。联合市、区关工委、区检察院等部门,通过“模拟法庭”“以案释法”“女生课堂”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活动20余场次,参与学生10000余人。
优化评价体系。建立“过程指导+课堂打分+实践评价”的多维评价机制,开展“军事+科技”“国防+劳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以科学评价推动“五育”融合。
深化家校共育。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实践体系,开展家庭礼仪展示会、亲子专场音乐会及书法大赛等沉浸式活动30余场次,探索育人新样态;在兴贤小学等学校创新试点“家庭教育骨干培训”,开展家校研讨20余场,覆盖师生家长8000余人,家校共育体系逐渐完善。
供稿:四川省文明办 四川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