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书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经岁月洗礼,蕴含丰富的文化记忆。在新时代新征程,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指引,传承和弘扬书院文化,使其成为滋养民族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源泉,这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古为今用”的时代命题。
弘扬书院文化,核心是育人,关键在活动,重点为赋能。近年来,各大书院不断挖掘书院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文化沙龙等形式,将书院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古老的书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白鹿洞书院“朱子学规”,南溪书院组建读书会等,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力量;岳麓书院以“三祭三礼”等活动重塑道德认同,用沉浸式研学、数字国学课堂将典籍中的“修身齐家”转化为青年可感可知的行动指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建筑群的一部分,嵩阳书院通过修复古建、展示理学典籍和名人讲学遗迹,将学术历史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开笔礼、拜师礼、碑拓、投壶、画扇等传统文化活动,已成为各大书院常态化开展的文明实践活动,让书院文化真正走进生活,在实践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放眼当下,尼山论坛、考亭论坛上的文明交流互鉴,船山书院的数字化建设探索等,无不通过“创新表达”突破“形式桎梏”,从“静态保存”走向“活态传承”,让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限于屋舍建筑的修缮,而是不断激活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对话,使更多人循着千年不绝的文化根基,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挖掘更多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朝阳门工作室 宋春兰)
【责任编辑:杨荃】